《家庭财务宝典》

记者调查:ChatGPT风口下的灰色“生意经”

248次阅读

共计 455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当地时间 5 月 18 日,人工智能开发机构 OpenAI 在美国发布了适用于 iPhone 的免费 ChatGPT 应用程序,其中包括通过其 Whisper AI 语音识别模型提供的语音输入支持,App 还可以与网页版 AI 助手同步聊天记录。这是 ChatGPT 首次推出官方移动客户端应用程序。这一消息再次引发公众对于 ChatGPT 的关注。

随着 ChatGPT 在全球爆红,一批名字中包含“ChatGPT”的社交公众号、小程序和 App 等产品大量涌现,头像与 ChatGPT 官方图标非常相似。这些 ChatGPT 服务到底是真是假?《法治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记者调查:ChatGPT风口下的灰色“生意经”插图

记者以“ChatGPT”为关键词在应用商城内搜索,“中文版智能 AI 聊天机器人 (15.270. 0.23.1.53%)”“AI 聊天写作机器人”“ChatGPT 内核中文版聊天创造机器人”等 App 便出现在结果栏里。公众号里也有不少,比如“聊天智能 AI”“超级 AI 智能聊天”等,账号主体为各种科技或数字有限公司。网页搜索则多显示各类入口,比如“chat4.0- 国内入口”“Gpt 国内入口”等。

此类 App 和公众号提供了与 ChatGPT 类似的语言聊天功能,且头像和 Logo 与 ChatGPT 极为相似,或是换个背景颜色,或是将图案换个方向,或是变换图案大小,极具迷惑性。

记者进入一款下载量近 7 万的“智能 AI 聊天机器人”App,其简介为“这是一个革命性的人工智能软件”“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智能对话模型”。记者测试发现,该 App 只有 1 次免费提问次数,用完后需要充值成为会员才能继续使用该 App,价格分别为连续包年 168 元、连续包季 98 元、连续包月 68 元,成为永久会员则需要 198 元。该 App 称,订阅会员后可获取无限次提问次数。

另一款宣称“无限制会话、使用最智能的 GPT 模型、访问速度最快、无广告”的 App 中,记者花 38 元购买月会员后获得提问资格。被问及“由谁开发”时,该 App 回答称,其“是 AI 模型,由 OpenAI 团队开发和培训,并在他们的 AI 平台上运行”。但记者查询发现,该 App 的开发者实际为个人。

在公众号平台,记者发现很多账号都自称能为用户对接 ChatGPT,可实际体验并非如此。

记者关注了一个名为“××AI”的社交公众号,注册时间为 2023 年 1 月 30 日,IP 属地河南。简介显示其为“当下火爆全网的智能 Chat 聊天软件,内置 open 对话聊天板块 (即开放 chat AI)”。关注后,系统弹出“下载 App,可以免费获得 3 天会员”链接,要求用手机号和验证码注册登录。完成后,记者点击其子栏目“聊天 AI”时,系统提示“页面不存在”。这意味着,记者向运营方提供了手机号,却没有享受到相关服务。

另一个名叫“××pro1”的社交公众号,账号主体为“个人”,IP 属地安徽,注册时间为 2023 年 5 月 7 日。在其推送的消息中,有一篇题为《××pro 违规封停,本账号接力继续服务!》的文章。关注后,系统弹出“Gpt 使用地址”和购卡地址,并在页面下方显示“GPT 使用”入口。记者点击该入口,系统发来一张图片,显示“因监管要求,直接进网站使用”。根据系统提示,记者进入名为“ChatGPT”的页面,提问“今天是几号?”系统回答“今天是 2023 年 5 月 20 日。”但实际上,当天为 2023 年 5 月 23 日。

连续提问 4 次后,系统显示“试用次数已用完”,要求“购买密钥”,点击后跳转至另一个购买链接,商品包括“试用日卡密钥 8.8 元”“月卡密钥 39.9 元”“季卡密钥 88 元”“年卡密钥 298 元”“Gpt4.0 官方代注册充值 220 元”。商品详情页面显示“全新站点,速度全网最快,聊天稳如磐石,不封号”“基于 OpenAI 官方最新 3.5 数据接口,实时返回数据”。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类 App 或公众号的注册主体或背后开发公司,大多为国内的小微企业,注册资本一般为几百万元至几千万元,但实缴资本仅几十万元,公司业务范围大多为计算机信息、网络、电子科技领域内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

“这些 App、网站或者公众号中,有一些是公司简单开发的,有一些是公司利用其在海外注册的 ChatGPT 账号,在国内生成类似 ChatGPT 的镜像产品。他们利用云服务器或其他程序形成接口,一端连接海外官方程序,一端连接国内用户。用户在本地的 App 上提问,他们就会转述给官方网站,再回传给用户,成本很低。”上述业内人士说。

他还提醒,部分商家充当“二道贩子”,为国内网民提供镜像服务,存在用户隐私泄露风险,一旦此类镜像访问询问涉及个人、企业等敏感信息,那么这些信息便会暴露给提供镜像服务的公司,同时也会上传至 OpenAI 的服务器。

在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杜秀军看来,如果这些 App 或公众号本身和 ChatGPT 毫无关系,却以“ChatGPT”为名,甚至图标都与其一致或者相似,让消费者误认为该程序是“ChatGPT”或者与之存在特定联系,那么这一行为涉嫌违反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可能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

“对于 OpenAI 公司而言,如果其没有在中国注册 ChatGPT 文字和图形商标,上述行为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 如果已经注册相关商标,上述行为可能涉嫌侵犯 OpenAI 公司的商标权,同时构成不正当竞争。”杜秀军说。

此外,对于 App 或公众号以宣传免费使用“ChatGPT”吸引用户再收费最终诱人充值牟利的行为,杜秀军认为,此举可能违反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查处并罚款; 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诈骗罪。

账号交易是一些商家利用 ChatGPT 赚钱的另一种方式。

记者近日在电商平台、论坛、社交群和二手交易平台搜索发现,有一批售卖 ChatGPT 账号的商家,还有商家推出包月访问服务,会员数量可观。不过在审核机制之下,一些商家“挂羊头卖狗肉”,以销售 App 周边产品为名销售账号。

以“G 皮踢”等为关键词搜索,能看到不少销售 ChatGPT 账号的商家,大多以“个人用 现货秒发”“自动发货”等作为广告词,价格在 25 元至 259 元不等。这些账号分为短期共享账号、个人有期限的专享账号以及永久使用的个人专享账号等。从评论区留言来看,有不少人因此被骗。

记者随机点击进入一商家,系统发来一段文字“直接下单就好。送教程,就是你要的 G 成品号,操作简单,敏感词不回复,拍下送使用教程,小白也能轻松上手”,还有一个链接,点击进入后可以看到对方提示“聊天时 GPT 请用 g 代替”“这里有您想要的 ChatGPT 账号”“主要采用正规××邮箱手工注册”“全部为官网正版独享账号”等。

另一商家则发来价格表:套餐一 3.5 版本 28.8 元,套餐二 4.0 版本 190 元。记者询问“使用一两次后会不会被封号”,对方回复称“不会的”。购买套餐一后,该商家自动发来账号和密码,还附带使用教程,包括如何使用 VPN 下载登录。然而记者尝试多次,系统均提示登录失败或者账号、密码不存在等信息。

在一些提供账号服务的卖家评论区,记者注意到不少网友留言称“不到 1 个月就不能使用账号密码了”“只能用一天,花钱买了个体验”。

对于此类现象,上述业内人士解释称,电商平台上售卖的账号大多是批量注册账号,即用程序批量注册,很容易被后台检测出来导致封号,不过假设是个人注册账号,那么风险低很多。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记者发现,除了提供 ChatGPT 代注册服务外,还有不少卖家提供代问服务。

记者随机联系了一位提供代问服务的卖家。对方称,前来咨询的消费者大多是希望利用 ChatGPT 完成文章撰写工作,还说“ChatGPT 撰写的千字以内的论文可读性较高,更多字数要求的论文可以拆开提问,不过它拆出来的结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结构”。

针对上述各类 ChatGPT 代注册、代问生意,杜秀军认为,上述经营行为触犯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第十四条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直接进行国际联网,必须使用邮电部国家公用电信网提供的国际出入口信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建立或者使用其他信道进行国际联网。

“以营利为目的,利用国外服务器搭建 VPN,未经国家信息产业部门许可,擅自经营 VPN 业务,并经营买卖国外账号,涉嫌非法经营。对于经营者,一般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联网,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15000 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涉案金额较大的还可能构成犯罪,要追究刑事责任。”杜秀军说,消费者如果购买了此类服务或充值了会员,事后可能面临维权难、退款难的情况。

还有不少人推出与 ChatGPT 相关的课程,内容包括 ChatGPT 的使用方法和各种趋势预测。记者搜索发现,有相当多“教你如何用 ChatGPT 赚钱”的课程、社群和资料在网上流传。

在一款体量较大的“××ChatGPT AI 变现圈”内,记者看到,其课程售价为 279 元,介绍页面写着:“原价 599 元,目前早鸟价,1 万人以后逐步随人数涨价。”付费人数已经超过 1 万人。

记者付费后进入该社交群,浏览一段时间发现,“教学课程”大多是一些观念性的内容,包括对 ChatGPT 的简单介绍、有关 ChatGPT 的国外新闻和应用场景等。还有一些实操案例来自社群里其他成员的分享,包括用 ChatGPT 进行 AI 绘画、做 PPT、写会议记录等,但这些几乎都是 ChatGPT 的基础应用场景,在网上搜索可以免费学习。

在另一个售价为 100 元的“××赚钱社群 by ChatGPT”内,介绍页面写着:“社群独家生财秘方; 一年必回本; 专家指导 ChatGPT 用法。”有买家称,该社交群宣称的“社群独家生财秘方”实际上是“低门槛的薅羊毛指南”,内容包括在各种 App 拉人注册新用户、刷广告赚取返现红包、在社交群里转发广告等。

来自湖南怀化的谢女士花了 380 元购买了一套“利用 ChatGPT 赚钱”的课程,学了两三天时间后直言自己被坑了。“这个课程主要是讲如何用 ChatGPT 绘画,包括使用方法、提示词技巧以及 AI 画出图片后如何调整参数等,这些大多数在网上能找到,并且是免费的。”谢女士说。

除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外,记者注意到,大多数课程会给用户描绘“赚钱”图景,比如利用 AI 绘画给解说类视频配画面,以此接一些市面上小型的剪辑单子; 或是利用 ChatGPT 进行公文写作,代写论文、演讲稿等; 有的是先用软件生成文案,再用文案生成视频,最后把视频投放到各个视频平台。

有网友留言称,自己根据课程内容做过一些视频,但播放量几乎都是个位数; 还有人将视频投放到平台时遭到拦截,被系统提示“发布的视频存在加工方式简易的问题”。

“目前 AI 尚未完善,能够一天生成几十篇爆款文章过于理想化。在这次卖课程的浪潮下,一些自媒体的课程主要卖点是‘破局’‘变现’和‘掘金’等,无论是文案还是课程主题,给消费者的第一感觉就是‘学完了就可以走上人生巅峰’。”上述业内人士说,这些商家可能并不了解 ChatGPT 的商业化应用,只是单纯地借助这个热门话题来获取利润,他们站在风口的顶端,抓住流量,制造爆款话题,利用焦虑赚钱,有“割韭菜”的嫌疑。

他提醒道,面对激烈的知识付费竞争市场,无论是贩卖 ChatGPT 账号还是提供课程服务,卖家都要保持诚信和负责任的态度。同时,消费者也要保持理性,不要被虚假宣传所迷惑,应选择合适的渠道和方式来获取信息和知识。

正文完
关注板板AI免费获得移动AI助手
post-qrcode
 
天天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天天 2023-05-25发表,共计4553字。
转载说明:

本文由 天天资讯网 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内容或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删除。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文字广告位10/月

温馨提示:请在上面搜索| 查找更多免费资源,如需广告位请联系站长QQ 48704478

《家庭财务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