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52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知乎将在 7 月 14 号下线匿名功能,没想到他们真这么干了。
从事件角度,这是一个瓜。从产品角度,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前阵子亿欧的老板因为被匿名造谣而炮轰知乎和其创始人,后来知乎方面说会做出整改,这下结果来了。
不过,知乎下线匿名功能或许不是因为这次事件,而是为了应对整改。
就在知乎官宣的同一天,网信办发布了《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在这个意见稿里,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网络社区版块、网络群组的管理,不得在词条、话题、超话、群组、贴吧等环节集纳网络暴力信息。禁止创建以匿名投稿、隔空喊话等名义发布导向不良等内容的话题版块和群组账号。
按照这个要求,以知乎匿名提问为代表的产品形态或许都会面临整改。
但是,意见稿对于禁止创建匿名投稿的方式并没有给出具体定义,这里面依然有模糊空间。
比如,我以实名身份注册某平台产品,然后在发布帖子或提问时选择切换为另一个虚拟身份。
从平台角度,我是实名用户。从内容发布后的状态来看,我是虚拟用户。
也就是说,前台有昵称,后台有实名,平台知道我是谁,别人不知道我是谁。
在这种情况下,是否会被认定为创建匿名投稿呢?
其实在技术角度对于匿名投稿有两种实现方式,第一种就是我上面说的戴一个面具,第二种就是真匿名。
即便是在实名制注册的前提下,当用户使用匿名功能时,产品可以在技术实现上做到真正匿名,即阻断实名 ID 与发布者之间的关系,将用户唯一 ID 做不可逆的加密处理。
这种需求在技术上也不是完全不能实现,区块链就是一种无身份网络。
在这种情况下,匿名区的用户 ID 就无法溯源,即便是平台也无法定位到具体是哪个用户。
这种方式,就是真匿名。
当然,选择这么去做的产品经理一定是个理想主义者,真正把产品当做一个真实世界去打造,而不只是做一个技术软件。
在真实世界里,我们有关部门会接到匿名举报信,通常以举报信箱的方式存在。
如果举报者采用手写信的方式进行投递,那这种匿名就是不可溯源的,真正做到了内容和人的隔离。
匿名举报有特定的场景性,且不存在公开发布和讨论的空间。但是,网络匿名发布不一样,这是一个公开空间。
在我看来,上面之所以要对这种现象进行管控和治理,也源于这种匿名公开空间给别人的利益造成了影响,并且产生了社会负面效应。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锅应该由产品匿名功能来背吗?
这里也会衍生出一个新问题,在产品中添加匿名功能到底是作恶还是从善?
匿名功能有一个好处,就是能降低创作者的发布压力,比如爆料公司黑料、举报贪赃枉法、保护个人隐私等,这是从善。
再比如,我们星球里有匿名提问功能,向我提问的同学为了不公开自己身份选择了匿名提问,我也会尊重他们的选择采用单向回答。
在星球匿名提问这个场景下,匿名功能为用户创造了正向收益。
但是,匿名功能也会带来一个不足,那就是隐去身份后的肆意表达,其中以造谣和诽谤为主。
因为没了发布压力,因为没了身份公示,肆意表达者会添油加醋、天马行空、变本加厉,这是作恶。
说实话,产品在中间的尺度并不好拿捏,因为行为主体是个人,平台只能起到监督和治理作用。
作为平台,一旦发现不实信息或者诽谤造谣,可以对发布内容和发布人进行处理。
就好比一把锋利的菜刀,有人用它做出刀工精湛的美食,有人用它行凶杀人,完全取决于持刀人的意图和动机。
那么,这把刀有没有错?
对于这个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对于产品来说,的的确确背了个锅。
归根结底,人才是行为主体,善恶总在人的一念之间。
我们可以不断修改和下线产品功能,我们也可以不断禁言和封禁相关账号,但这似乎不是最优解。
人类文明这么多年了,这依旧是个无解的问题。
如果有一天技术的发展能为人类这方面的进步做出贡献,那真是功德无量。
产品有没有错,只有用户知道。
那么,脉脉的匿名社区「职言」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