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307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品牌在进行用户分层运营时,要牢记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用户分层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第二,用户本身是动态变化的,所以精细化的用户分层运营也是一个长期动态优化的过程。
第三,通过不断的运营引导,把低层用户推向高层级,去提升他们对品牌的转化影响力,是做用户分层的核心目标之一。
这些原则适用于不同行业的用户分层。除了这些原则指导,在不同行业的实际用户分层运营中,还会看到 RFM 模型、AIPL 模型等在其中的基础指导作用。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就列举了来自汽车、烘焙、美妆、连锁餐饮等行业的用户分层运营实例,希望对你做分层运营时能有帮忙和参考。
对了,本文节选自见实最新《私域用户分层运营》白皮书,如果你对这本白皮书感兴趣,欢迎你点击 文末“阅读原文”加入会员查看白皮书全文,也欢迎你在见实公众号后台发送关键词 “白皮书” 查看试读版。如下,enjoy:
01
汽车行业用户分层运营案例
私域操盘手郑少在为某知名汽车企业进行私域操盘时,实践总结出汽车行业的用户分层及运营方法:
企业微信添加完好友后,就需要对用户进行分层。用户分层前需要提前对用户的分类进行一个定义,通常以用户到店的时间做为用户意向程度的分层标准,一般分为:
S 级用户(7 天内有意向到店试驾)、 A 级用户(15 天内有意向到店试驾)、 B 级用户(30 天内有意向到店试驾)、 C 级用户(未到店试驾的用户)。
在做用户分层过程中,用户意向程度是以降级的形式进行 (S 级→A 级→B 级→C 级)。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第一是销售人员能够高效筛选意向用户,第二是防止低意向用户迅速流失。
销售人员与用户聊天的过程中,会发现部分用户有答应到店试驾,实际上并没有到店,所以从添加微信起 7 天内,未到店的用户,都要求销售将该用户降级为 B 类用户,同时邀约该用户进入粉丝群进行培育。
在私域运营过程中,前期都是以简单粗暴的群发筛选 S 级的用户,但发现企微的删除率很高。
为了实现精准化营销,又对购车用户行为轨迹数据做了逆向分析,发现购车的用户,要么点击朋友圈推送的链接,要么是参与过某个活动,要么在群内看过群主推送的文章,而且打开不同文章的次数还不少于 10 次。
后续他们通过用户行为制定了一个评分机制(如下图),针对不同用户作出的动作进行评分,当评分到达某个值、或者提交了试驾表单的时候,系统会下发一个通知给对应的销售人员,提醒销售人员进行跟进,实现了精准化触达,从而避免了对客户过度的打扰而被删除。
其次进行社群用户培育、运营和分层。社群以车型为分类的主轴,再将用户划分为已购用户(车友群),未购用户(粉丝群)。
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制定不同运营策略。如已购车的用户关心车的售后问题、改装、保养等问题,会将其邀约进车友群,在车友群内进行改装的种草,有专业售后团队进行售后答疑。对于已购且在群内活跃的用户,还将其进一步发展成群管,协助群主管理社群运营。
而未购车用户关心车辆的好坏及口碑,会将其邀约进粉丝群,每天会在群内转发一些优质论坛贴、知乎贴、优质媒体报道、车辆精美图片、订车喜报、小红书种草等,去进一步打消用户的疑虑,培育用户的购车欲望。
02
商超 & 美妆行业用户分层运营案例
233 品牌私域认为,商超 & 美妆行业的私域用户通常可以分为三个层级:
第一级是普通用户,以品牌潜客和完成首购的初级会员为主。可以在私域中为此类用户提供品牌资讯和社群专享权益等内容和服务。
第二级是高价值用户,以有多次复购且活跃的用户及活跃的高等级会员为主。可以为他们优先提供更多优惠与服务,如定期叠加折扣,优先级 1V1 对话等。
第三级是 KOC 用户,即在消费、社交、互动、内容四大维度综合排名都靠前的用户。
针对 KOC 用户,可以为他们提供独享的品牌定制专权和礼遇,如新品尝鲜、线下挚友交流会等等。(当然还会有更高层面的,有的品牌做更高净值,比如针对小 B 经销商,会有 1V1 的超级会员服务,甚至 N 对 1 的服务。)
不同层级的用户数量递减,但个体 ARPU 值是递增的,对品牌产生的综合价值也越高。
这样分层运营,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置标准的服务层级与深度来提升人效,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另一方面,通过对用户群内高价用户的运营也能够更好地激励用户、影响用户,提升私域整体的用户满意度与转化效率。
03
烘焙行业用户分层运营案例
某烘焙品牌私域负责人贾博文和见实这样分享他们的用户分层运营:
品牌在用户分层中主要把用户分为三类进行运营:
第一类是高客单价且高品牌认可度的用户,他们是品牌的超级用户,头部的用户一年甚至可以贡献 1w 多销售额。
第二类是高传播价值的用户,他们有的可能在小红书、抖音有 3 - 5 万的粉丝,有的可能只有几百,虽然对整个品牌的商业价值不明显,但整体在新品和新店的宣传上可以产生价值。
第三类是高互动价值的用户,这类用户在社群和朋友圈都很活跃,会积极参加品牌的各种活动,对品牌的认可度也比较高。
三类人群也会有重合,比如在做新品测试的时候,会先从高互动价值用户里筛选,因为他们很乐意参与同时给出反馈; 接下来会看传播价值,如果还能做成一定的品牌声量就更好了; 最后才会看消费能力,这说明用户有着对产品的品鉴能力。
04
连锁火锅行业用户分层运营案例
微伴助手联合创始人杨慧杰和见实提到他们过去服务的一家连锁火锅店案例,通过制定私域用户分层运营策略,年营收达到了 4 亿,相比未启动私域方案前,营业额提升了 25%。
其主要做法是:企微私域通过 UnionID 体系,打通了用户的消费行为 (知) 与社交通路(行),使得用户分层运营成为可能。
将客户导入企微私域流量池后,通过 ID 可以知道用户的消费特点。进而通过消费额把用户分为高消费的人群和低消费人群; 通过注册时间把用户分为新用户和老客户。根据这两个特点可以得到 4 类型客户:
第一类是老用户高消费,他们是死忠用户,也是店面的消费主力军;
第二类是新用户中消费,这时关键是把他们的忠诚度锁住,成为长期客户;
第三类是新用户低消费,这种情况要用促销策略让他们买更多产品,还要关注口碑评价,因为口碑决定了下次是否复购;
第四类是老用户低消费,可以理解为沉默用户,可以用相对粗放的手段群发召回。
另外,在过去,他们通过全员激励、差异化的储值策略,使整体储值额度提高了 35%。在做促销活动时,通过分层策略,综合算下来折扣额度从原先的综合 6 折做到了 7 折。
他们在引导客户储值中,门店占比是 30%、公众号推送占 30%、企业微信占 40%; 实际上企业微信上只加了 4 - 5 万等级比较高的用户,公众号有 1 - 2 百万的关注量,对比发现企业微信的关系链带来的商业价值非常巨大。现在他们全面激励一线员工吸粉,每天吸粉 3000 人左右,平均每家门店每天能拉进 60 人。
具体的分层策略和场景是:
第一个场景是活动促销,传统餐饮一般会印很多纸质代金券,分发的时候新用户和老用户一视同仁。通过私域运营,有了用户消费数据之后,就可以进行分层营销。比如,设置新客扫码买单自动领劵,老客买单享受立减优惠。
第二个场景是引导储值,传统餐饮做法一般是服务员讲解方案,储值成功后手工记录。在私域运营下有了数据化的支持,扫码买单时可以根据消费额智能推荐储值方案。比如,消费 89 元,储值 100 元; 消费 180 元,储值 200 元。
第三个场景是私域沉淀,传统餐饮服务员一般不会主动加客人好友。现在企业微信客户产权归属明确了,服务员一般会主动加客户为好友,如果出现离职的情况,客户归属可以转移到新员工。
第四个场景是差异化服务,传统餐饮中熟客主要靠人工识别,来提供差异化服务。现在,客户到店进行扫码点餐,系统自动识别下发差异化服务任务。比如,如果是老客,会给对应台桌员工下发服务的任务,送一个果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