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64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剪辑作为影视制作的重要一环,经过 100 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完善的理论基础。随着近几年短视频的蓬勃发展,剪辑手法更是不断推陈出新,让人眼花缭乱。和所有语言拥有语法一样,剪辑作为构成视听语言的手段,自然也需要遵守其最基本的语法结构。只有掌握了剪辑最底层的逻辑关系,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有所创新。接下来,我就结合日常工作实际,为你分享镜头剪辑需要循序的一些逻辑关系。
一、镜头的基本概念
在说剪辑的逻辑关系前,你需要对手上的素材镜头有这些概念,它们分别是:
1. 镜头的基本类型: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双人镜头、多人镜头及过肩镜头。
图片来源:自己拍摄,无侵权
2. 镜头的运动:固定、推、拉、摇、移、跟、升、降、复杂运动
推、拉和摇三种运动方式主要是用于早些年的摄像机,配合三脚架使用,近几年已经很少在新闻节目之外看到了。一个是因为单反、微单摄像的流行,很少有镜头支持电子变焦,二是因为手持稳定器和桌面轨道的普及,镜头的移、跟、升、降,甚至是多种运动方式组合起来的复杂运动方式变得更加方便,让拍摄者在镜头的设计上有了更大的空间和灵活的方式。作为个人来说,也更喜欢移动的镜头,而不喜欢推拉的镜头,两者呈现出的空间变化,前者明显要优于后者,显得更加自然。
但是,这并不代表推、拉、摇等镜头过时。比如创造性的将前后移动和推拉的运动方式相结合,就创造出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效果,也就是著名的希区柯克变焦。
这时候你会说了解这些东西,对我剪辑有什么用处呢? 简单的说就是帮助你用视听语言叙事。只有当你掌握和理解不同景别,不同运动方式,不同构图方式背后折射出的心理感受才能游刃有余的去使用手上的素材,剪辑出符合导演期望或者说剪出你想表达的内容。
二、镜头剪辑的基本技术规则
介绍完关于镜头的基本概念,我们再来看看镜头剪辑的基本技术规则:
1. 相同主体、相同角度、相同景别最好不要剪辑在一起。
我们在前期拍摄时,一个场景的一个镜头通常会拍摄很多次。在后期剪辑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场景的同一个镜头,第一遍前面的部分比较好,第二遍后面的部分比较好,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剪辑将第一遍的前面部分和第二遍的后面部分组接在一起。因为它其实是同一个镜头,无论是主体、角度和景别都是高度相似的,如果直接剪辑在一起就会造成跳切,让观众看起来非常突兀,影响叙事。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发生在采访中。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通常会在两个片段间插入适合这个场景的其他镜头:如果是两个人物对话的话就给对方的反应镜头,如果只有一个人讲述的话就插入他的手部动作或肢体语言的特写,或者另一个机位的镜头(两个机位的拍摄角度至少要大于 30°)。
图片来源:自己拍摄,无侵权
如果只有一个机位,我自己的经验则是,直接拍 4K,将主体在画面中的构图更宽松一些,然后通过后期缩放的方式,将其放大到另一个景别,当两个机位用。(反正交片也是 1080P 的……)
2. 固定的镜头和固定的镜头接在一起,运动的镜头和运动的镜头接在一起。
前面我们说过,镜头分为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固定镜头主要是指摄像机架设在固定的地方拍摄的画面,比如一只狗跑过画面,如果摄像机没有动,那这只狗跑得再快这也是个固定镜头。如果摄像师扛着摄像机跟着这个狗跑,或者摄像机固定在三脚架上,但跟着狗跑的方向从左摇到右,这都是运动镜头。
在遵循上一条规则的前提下,固定的镜头和固定的镜头剪辑在一起,运动的镜头和运动的镜头剪辑在一起。并不是这种方式有多么完美,而是固定的镜头和运动的镜头接在一起会产生强烈的不适感。
比如在一个文艺片中,你的前一个镜头还是岁月静好的固定镜头,下一个镜头突然移动得飞快,然后又突然静下来。或者在一个枪战片中,你的前一个镜头还是移动得飞快,后一个镜头突然就不动了,然后又快速移动起来,这种前后完全不搭调的节奏变化会将观众从你的叙事中拉出来,严重影响观影体验。
但是,如果你就是想利用这样的体验制造戏剧冲突除外。比如《速度与激情》中,就经常利用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来表达追逐的激烈。但人家真的是完全吃透了其中的规律然后灵活的应用,而你作为新手一不小心就变成了随意的拼凑……
那如何才能将运动的镜头和固定镜头剪辑在一起呢? 最好的方式是在前期拍摄运动镜头时有“起幅”和“落幅”。也就是说,在拍摄时,运动镜头的变化是从静止开始 (起幅) 到运动再到静止结束(落幅)。这样,无论是运动镜头的前面还是后面,接上固定镜头都不会显得突兀。实在不行,你就在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之间加上叠化的转场。
以上的所有规则其实都为了防止一个问题——跳切。因为这种情况在以前属于绝对的技术错误,特别是在电视台里,会被主编追着打……即使在今天,你看央视的节目,也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但近几年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概念和意识,经常跳切,反而形成了新的风气。
3.180°轴线原则
轴线是在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区分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的准绳之一。什么是 180°轴线呢?
我们把两个人物之间相连的这根虚拟的线就叫作 180°轴线。我们需要尽可能的让观众的视觉体验跟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是保持一致的。比如我坐在这个地方,看着前面两个人聊天,他们出现在我眼前的逻辑关系一定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自己拍摄,无侵权
这就是 180°轴线原则最根本的原因。遵守这个原则可以让观众更加清晰自然的感知到人和人之间,人和物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不是一片混乱不知所云。这个原则除了体现在两个人物在同一个场景的对话外,也能创造性的应用在非相同场景的对话,这就是剪辑所呈现出来的视听语言魅力。
最后想补充一点的就是剪辑的时机。你可能最把握不准的就是什么时候应该剪辑。其中最普世的两个准则就是信息和动机。
新的镜头应该给观众呈现新的信息。我们在剪辑时应该多问:接下来观众希望看到什么? 接下来观众应该看到什么? 接下来观众不能看到什么? 接下来我希望观众看到什么?
当我们能够回答这些问题是,自然就知道从哪里入手,而不是单纯的凭感觉乱剪一气。
你的工作,由 AI 赋能!🔥
还在为文案、脚本卡壳、做视频、写代码、设计图片灵感枯竭而烦恼吗?🤯
板板 AI,你的工作好帮手!
一键生成 各种文案、脚本、图片、视频、代码、报告,轻松应对各种工作 / 营销需求!
现在注册体验,即可获得:
- 🎁 30 积分基础模型余额
- 🎁 3 积分高级模型余额
- 🎁 3 积分绘画余额
还不快来试试?
点击链接,开启你的 AI 创作之旅!>>>https://www.banbanai.cn
板板 AI,让你的工作效果发挥无限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