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511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昨天诺贝尔经济学奖终于公布了!听说不少留学生看到这一届的经济学奖,都觉得“特别亲切”,因为获奖者之一 MIT 教授达龙·阿西莫格鲁,就是他们上课用的教科书作者。他的著作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属于经济专业学生必读,也是哈佛经济学系的御用教科书。
我有个有趣的发现,近几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好像总是一年颁给“宏大叙事”,一年颁给“接地气”、与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研究课题。
今年的达龙·阿西莫格鲁属于“宏大叙事派”的,而去年的获奖者克劳迪娅·戈尔丁却是专门研究“男女不平等”以及女性当妈带来的收入损失的 ( 诺奖真相了!揭秘女性难以平衡事业与家庭的真实原因),大前年获奖的还有研究“教育”的经济学家。
其实,还真有一大批经济学家,研究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他们把经济计量方法运用到通常认为难以进行实证检验的一些社会现象上:青少年犯罪成因、如何甄别作弊……当然也包括大家最关心的教育。
史蒂芬·列维特 (Steven D. Levitt) 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拿了 MIT 经济学博士,担任过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还得过经济学领域“小诺贝尔奖”克拉克奖。他写过一套畅销书《魔鬼经济学》,曾以 31 国语言出版,在美国狂销 90 万册,连续 47 周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Top10。
这套书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就在于它揭示了不少让人感叹“魔鬼在细节中”的惊人事实:
原来孩子经常被打、父母离婚、经常看电视,都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而父母参加家委会、母亲 30 岁以上生第一胎,孩子成绩一般就比较好?
还有,给孩子取名字可能比你想象中重要得多,比如美国就有那种“一看就像白人”和“一看就像黑人”的名字,前者在求职中收到的 Offer 更多……
■《魔鬼经济学》中给出的最像白人或黑人的名字。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出版于十几年前,因此可能已经不适用现在的情况了
《魔鬼经济学》的作者在书中讲了两个“哈佛男孩”的真实故事。
故事一
👇👇有个生于芝加哥郊区的白人男孩,人生简直一路开挂:
父母博学多识,经常参与学校改革。父亲在制造业工作,待遇不错,经常带孩子去野外远足。母亲是家庭主妇,打算孩子长大后重回大学读教育学硕士。
男孩在学校表现极佳,是个数学天才,还跳了级。父母对孩子经常鼓励,倍感骄傲。一家人还会在家里办文学沙龙。最后,这个白人男孩 16 岁就考上了哈佛大学。
故事二
👇👇另一个生于佛罗里达州的黑人男孩,则一出生就拿了一手烂牌:
2 岁被母亲遗弃,父亲有份不错的销售工作,但酗酒家暴起来吓死人,比如男孩 11 岁时有一次正在装饰一棵桌面圣诞树,父亲突然在厨房里对女朋友就是一顿暴打,把一颗牙齿打落到圣诞树下……
在学校,男孩在各方面都不用功,父亲最终因强奸罪锒铛入狱后,男孩不得不在年仅 12 岁时便自食其力,不久后便开始贩毒、抢劫,十几岁就成了十足的帮匪。
看完这俩孩子童年时代的经历,你会作何感想?是不是觉得白人男孩前途似锦,而黑人男孩注定将来会犯下大罪?
时间来到 20 年后——
这两个“哈佛男孩”的故事,其实说明了一个事实:哪怕是最好的教育和育儿努力,也会受到巨大的随机影响。 过去几十年来,教育和育儿的各种理论、流派众说纷纭。有人说孩子应该一哭就抱,有人说孩子哭一哭没有关系;有人说应该早早学习第二语言,有人说应该先学好母语再学外语;有人说孩子应该放养,有人说孩子应该精细养育……让父母们把养育孩子的太多精力浪费在了焦虑和迷惑上面。
但即使是十全十美的父母,也有可能会因为努力地管教孩子,最终却弄巧成拙,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相反,有的父母心地邪恶、行事乖张,孩子却很有成就。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孩子教育这件事呢?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很有意思,看完《魔鬼经济学》里关于教育的研究,你可能会得出一个结论:
在做父母这件事上,你只要“躺平”,be yourself,可能就够了。
爸妈打小孩,离婚,经常看电视……
都不影响学习成绩?
首先,我们来看看以下 16 个跟教育相关的要素,你可以凭直觉猜一猜:
哪些要素跟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关,也就是会让有这些特征的孩子成绩好或者成绩差,哪些跟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关系?(注:“相关”并不代表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它们可能都是第三个因素导致的结果)
■启智计划:美国政府的综合教育项目,为贫困儿童提供早教、卫生、营养和家长参与服务
左边为与孩子成绩有关的因素,右边为无关因素
你答对了几个?如果错太多的话也不用不好意思,我在身边的家长朋友当中做了调查,虽然朋友们都自认是“学习型”父母,看过很多教育书籍,大部分人还是答错了一半以上。
这些研究结果来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美国教育部开展的一个意义深远的项目 《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他们测算了 2 万多名儿童 从幼儿园到小学 5 年级的学业进展,不仅收集了孩子们的各种基本信息,还对家长及教师、学校行政人员进行了详尽而私密的采访,因此收集到的关于孩子看电视时间、读书时间、是否打孩子等等信息都是值得信任的。
那么,究竟为什么去博物馆、给孩子读书、母亲做全职主妇这些被无数父母笃信会对孩子有好处的行为,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没什么影响,而另一些因素却能影响孩子成绩呢?接下来,我们将依次分组分析。
第一组: 有关:父母学历高 无关:家庭完整
学历高的父母往往智商也较高,而智商具有高度遗传性,所以孩子学习成绩普遍较好也就不意外了。
不过,有不少研究表明家庭是否完整对孩子的性格和学业水平都没什么影响,至少在低年级阶段如此。这并不是说好好的家庭应该说散就散,但在上海离婚率已经近 40% 的当下,离异家庭的父母们无疑可以得到一些慰藉。
第二组: 有关:父母拥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 无关:父母最近搬入了条件较好的小区
这一组非常好理解,父母社会经济地位高和智商高类似,一定是父母具有不少容易成功的特质,自然也能遗传给子女。
而最近刚搬入条件较好的小区,因为时间较短,对孩子成绩无影响也是很正常的(更何况搬家可能给孩子带来负面压力)。不过如果是从小就让孩子在一个优秀社区长大,是会对孩子将来有正面作用的。
我们之前讲过的哈佛教授拉吉·切蒂的研究就发现,美国对孩子成长最有利的城市是西雅图,如果孩子从小在这里长大,未来的收入会提高 11.6%。
第三组: 有关:母亲生第一胎时年龄在 30 岁或以上 无关:全职母亲(在孩子出生后至上幼儿园前不工作)
30 岁之后才要第一个孩子的母亲,往往是自己想接受高等教育或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她们很可能也比那些稀里糊涂就生育的未成年妈妈更想要孩子,自然能为迎接孩子的到来做更好的准备。
与此同时,母亲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都辞职在家,看似能给孩子带来更多关注,但数据显示,其实养孩子大差不差就行了,“过度养育”并不会给孩子带来更好的学习成绩。
第四组: 有关:出生体重低 无关:参加过启智计划
出生体重低往往意味着孩子的健康不够好,因此和比较差的学习成绩相关。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美国广受好评的“启智计划”,也即为贫困儿童提供早教、卫生、营养,竟然也没啥用?
可能的原因是启智计划的教师岗位收入微薄,因此招收到的老师受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都不高,而且老师也是劳累过度,这样,参加启智计划的儿童得到的好处也就大打折扣了。
第五组: 有关:父母在家讲英语 无关:定期随父母去博物馆
对于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如果父母在家不讲英语,那么家庭多半属于经济状况较差的拉美裔移民,孩子在校的成绩自然会比较差。(如果是家里说中文的华裔家庭想必情况会大大不同,但华人移民数据相对少,不足以影响研究结果)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周末费心费力带孩子去博物馆开拓视野,却并不会提高孩子的成绩。这个结果,无疑又是对“精细养育”的否决。
第六组: 有关:是被收养儿童 无关:经常被打
亲生父母的智商对孩子的影响远高于养父母智商,而那些会放弃孩子的父母,智商一般比养父母要低,因此被收养儿童的学习成绩自然不如同阶层的其他孩子。不过让人大惑不解的是,打孩子这一现代观念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居然不会对孩子的成绩造成影响?
或许是因为,《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这一调查包含对父母的直接采访,父母需要和政府调查人员促膝而谈,当面承认自己打孩子。
这表明,坦白这种行径的父母要么是不文明,要么本性诚实。或许诚实作为正确育儿方式的一部分,影响要大于打孩子这种不当的育儿方式。而且这里的“打孩子”多半程度不重,比如孩子不乖的时候父母打屁股之类,不会造成比较大的伤害。不然,调查人员可能就报警了……
第七组: 有关:父母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 无关:经常看电视
“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这一行为看似和孩子的学习成绩无关,但一般是那些与教育行业息息相关的家长才会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本身就比较懂教育,孩子成绩比较好也就说得过去了。
与此同时,数据表明看电视并不会让孩子的大脑变成一团浆糊,事实上,有“全球最佳”名声的芬兰教育系统 7 岁才让孩子上学,但这些孩子们在上学之前,就已经通过看配有芬兰语字幕的美国电视节目认了不少字了。
第八组: 有关:家中藏书多 无关:几乎每天都听父母读书
这可能是最“吊诡”的一个发现了,因为我们可能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小明家里有很多藏书,但他碰都没碰过这些书,每天只喜欢看动画片,而小刚家里一本书都没有,但他每天都跟妈妈一起去图书馆,结果,小刚的考试成绩却远远不如小明……
事实可能是,会往家里买大量书的父母本身就比较聪明、学历高,而且将自己的智慧和工作理念传授给了孩子,或者他们本身就注重教育、关怀孩子的发展,从而创造了鼓励学习的环境。也就是说,遗传因素、父母的整体理念和环境培养出了学习成绩更好的孩子,而脱离这些背景,单纯地每天给孩子读书,用处并不大。
当你开始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时候,
已经晚了……
那么,我们再把《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当中与孩子学习成绩相关的 8 个因素,以及无关的 8 个因素看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呢?
答案是——
- 前 8 个因素是对“父母特点”的描述;
- 后 8 个因素是对“父母行为”的描述。
高学历、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的父母生育的子女往往能在学校取得优异成绩,但孩子是否去博物馆、是否被打、是否参加启智计划……似乎对成绩毫无影响。
所以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当然是极其重大的,但只是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才会对孩子有影响,父母“用什么教育方法”对孩子几乎毫无影响。
我们常说“父母对孩子身教胜于言传”,但经济学研究结果却告诉我们,“身教”几乎是所有的教育,“言传”基本上没啥用!
而且,当你准备做父母的时候,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基本已经定型了,那些对孩子真正重要的因素——你的身份、配偶、生活方式,都已经注定。后面你能做的其实都是小打小闹,对孩子不会有多大影响。正如作者非常扎心地指出的: “当你准备开始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时候,你已经晚了。”
这个结果可能会让不少父母觉得泄气、不能接受,但换个思路,这其实也说明父母们完全可以放过自己,不用太纠结“我这样教育孩子是不是不对?”“我没有天天给孩子念书是不是不够好?”因为经济学数据显示,你只要“做自己”,对孩子来说就足够了,行为上采用怎样的教育方法,不会对孩子造成很大影响。
话又说回来,“后天”的教育如果能让孩子的生活条件有根本性提升,比如让那些被收养的孩子从缺衣少穿、父母酗酒吸毒甚至是罪犯的原生家庭里换到较为优渥的收养家庭里,那么还是能享受到很大好处的。
在另一项关于收养儿童的论文中,经济学家就发现,虽然被收养儿童在学校的成绩相对较差,养父母怎么努力都抵不过基因的力量,但当被收养儿童长大成人后,上大学、找到高收入工作、成年后结婚的概率与条件相似但未被收养的儿童相比明显更高。这些,无疑都是养父母的积极作用。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
【爸爸真棒】:“爸爸真棒”是一个 K12 原创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
你的工作,由 AI 赋能!🔥
还在为文案、脚本卡壳、做视频、写代码、设计图片灵感枯竭而烦恼吗?🤯
板板 AI,你的工作好帮手!
一键生成 各种文案、脚本、图片、视频、代码、报告,轻松应对各种工作 / 营销需求!
现在注册体验,即可获得:
- 🎁 30 积分基础模型余额
- 🎁 3 积分高级模型余额
- 🎁 3 积分绘画余额
还不快来试试?
点击链接,开启你的 AI 创作之旅!>>>https://www.banbanai.cn
板板 AI,让你的工作效果发挥无限可能! 🚀